掩饰隐瞒罪包括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吗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可能涉及其他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定义与构成**
1. **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 **构成要件**:
– 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 客观上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行为;
– 行为对象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二、**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
1. **行为性质**:
–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通常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离婚过程中,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涉及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非法处理,与婚姻关系无直接关联。
2. **主观意图**:
–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能出于逃避财产分割、隐藏财产等目的,但并不涉及对犯罪所得的明知和掩饰。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行为人,则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故意进行掩饰、隐瞒。
3. **法律后果**:
–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可能面临民事法律后果,如财产分割时少分或不分,以及可能的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如妨害司法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则直接构成犯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
1. **民事法律责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 **刑事法律责任**:
– 在离婚诉讼期间,若一方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且此行为构成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根据情节轻重,人民法院可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被认定为妨害司法罪。
– 若隐藏、转移的财产是法院已经判决或裁定归属另一方的,该行为即构成对法院判决、裁定的故意违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