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写的协议 如果一方出轨了净身出户能生效吗
**夫妻双方写的出轨净身出户协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有效性并非绝对,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 一、协议可能有效的情况及法律依据
1. **意思自治与合法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可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夫妻双方基于平等、自愿原则,明确约定出轨方放弃全部财产,此约定体现了双方的真实意愿和财产处分权。
– 若该协议内容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则法院可能认可其效力,并按协议进行财产分割。
2. **道德约束与积极导向**:
– 此类协议可对夫妻双方的行为形成一定约束,有助于促进婚姻忠诚义务的履行,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导向作用。
### 二、协议可能无效的情况及法律依据
1. **违反公平原则**: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应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若协议是在一方处于弱势或受胁迫、欺诈等情况下签订的,显失公平,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剥夺基本财产权利**:
– 要求出轨方净身出户,实际上剥夺了其共同财产的分割权利。若这种剥夺过于严厉,导致一方生活陷入困境,可能被视为对基本财产权利的过度剥夺,从而影响协议的有效性。
3. **限制人身权利与约定不明确**:
– 将忠诚义务与财产处分直接挂钩,可能被视为对人身权利的过度限制。特别是当出轨情节轻微且已改正时,严格执行该协议可能与法律保护人权的宗旨相悖。
– 若协议中“出轨”的定义不明确,或协议内容模糊宽泛,易产生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意思表示真实、内容明确等条件,否则可能影响协议的效力。
### 三、影响协议效力的其他因素
1. **忠诚协议的关联性**:
– 以出轨为前提的净身出户条款常被视为忠诚协议的一部分。若此类条款被认定为限制离婚自由或人身权利,可能被法院部分或全部否定。
2. **显失公平的判定**:
– 法院在审理时会考虑协议是否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严重失衡。当协议导致一方经济能力严重下降甚至丧失基本生活保障时,法院可能基于公平原则进行适度干预。
3. **举证责任**:
– 主张协议有效的一方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对方存在出轨事实及协议签署的真实性,如聊天记录、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综上所述,夫妻双方写的出轨净身出户协议的法律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在签订此类协议时,双方应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明确,且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以避免未来产生争议。